osak0610
无名小卒

[] [时事资讯] 孩子年龄增大沟通意愿降低 仅三成家长了解孩子内心

-->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实习生 付淑满 通讯员 穗妇宣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你是“虎妈”还是“猫爸”?这是不少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思考的问题。5月20日,由广州市妇联联合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主办的广州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解开起跑线上的纠结”


。论坛上,广州市妇联发布《广州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这份聚焦广州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教育的报告,对全市12个区逾4800名父母和4300名孩子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7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69.3%的家长最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53.7%的受访孩子则表示,在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     


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半     

家庭环境是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方面,那么广州的孩子们都是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大呢?从职业背景来看,调查显示,受访的家长中,比例相对较大的分别是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28.9%),教师、医务、科技、文体人员(16%),个体工商户(15.9%)。88.8%的受访孩子家庭属于在婚家庭(初婚),4.1%的属于再婚家庭(重组),属于单亲家庭的比例为4.5%,其他情况占2.6%。     


而在家庭结构上,57.6%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有两个小孩的家庭占34%,有3个及以上小孩的家庭比例仅占8%。     


受访的孩子中,选择和父母共同生活(核心家庭)的占48.2%,选择和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占31%,选择和父母、其他亲友或养护人(如保姆等)共同生活的占7.1%。     


孩子年龄增大沟通意愿降低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关怀。调查显示,广州多数家长重视亲子陪伴。在回答“闲暇时间,您是否有陪伴孩子 (包括娱乐、体育、外出游玩等)”时,60%的家长选择“经常”,28.7%的家长选择“有时”,“偶尔”打孩子的家长为8%,“极少”或“从来没有”的家长比例仅占3.3%。     同样的问题,在学生问卷中,学生回答家长“经常”陪伴的比例是44.9%,回答“有时”的占26.6%,回答“偶尔”的占15%,而回答“极少”或“从来没有”的占13.5%。     


而在和孩子沟通的问题上,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在回答“孩子在感到苦恼或有心事时是否对您倾诉?”这一问题时,2.8%的家长认为“从来没有”,8.5%的家长认为“极少”,35.5%的家长认为“有时”,认为孩子“经常”与自己沟通的家长仅占36.6%。在回答“孩子有与您交流他(她)的内心想法吗?”,回答“经常”的家长仅占34%。    


 对比发现,家长更愿意主动与孩子沟通(选择“经常”的比例占42%),但是经常与家长沟通的孩子的比例仅占36.6%。这或许意味着家长需要改进沟通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意愿和孩子就读的年级显著相关,孩子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和家长进行主动沟通。     


逾五成孩子受父母影响最大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报告中,7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75.3%的家长认同“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怎样的家长就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这一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学历越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高。     在家庭教育里,父母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对孩子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在回答“在你的生活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53.7%的孩子选择“父母”,其次为“同伴”(20.3%)、老师(8.5%)。在回答“遇到问题,你最想找谁来帮助你”时,选择“父母”的比例仍是最大(47.7%),其次为“同伴”(34.2%)、“老师”(11.3%)。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并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广州家长仍存在不少共同困惑,比较典型的是: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没时间教育孩子;夫妇教育意见分歧等。

#1楼
发帖时间:2015-05-21 20:42:37   |   回复数:1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5-21 #2楼
游客组